雨后,
凉风袭,
闲本无事,
于庐中欲睡,
范兄携友而至。

大喜,
备香茗,
品茶论道,
闻书道精髓,
写此文以备忘。

    殷博士是一位对中国传统文化各个方面都很见解很精辟的老师,我在茶桌上依旧是滔滔不绝的叙述着自己的茶的了解和感悟,殷老师每每都在一些关键的点上讲出书道与茶道之间的相似之处,让我突然给自己一点启示、一点总结。看来老师的力量不在于懂不懂当下的行业,教的是一种对事物的理解和感悟。

    我对殷老师说一杯好茶需要六个条件:好茶叶、好水、好茶具、懂得泡好这道茶的人、好的环境、好的心情,有了以上众多的条件才能真正意义上品到一杯好茶;殷老师淡然一笑:其实书法写得好也有6个条件:好笔、好墨、好砚、好纸、好环境、好心情,蔡邕《笔论》中提到“书者,散也”。“欲书先散怀抱,任情恣性,然后书之;若迫于事,虽中山兔毫不能佳也。夫书,先默坐静思,随意所适,言不出口,气不盈息,沉密神采,如对至尊,则无不善矣”。 书道之精髓关键是放开胸怀,和茶道相比书法的过程中手和笔的摩擦、笔和纸的摩擦、墨和纸的变化、墨沾水以后、水带墨行走于之上的变化更微妙。茶叶从鲜叶采摘、揉捻、杀青、同样是用手与茶叶的接触,茶饼到茶汤同样是经过撬茶、醒茶、开汤、闷、泡、透、焗等都是要手来完成,茶泡的好坏在于你是否心手合一、道法自然,一种老庄的虚静状态,无思无欲,创作之前要进入这个状态,才可以进入“物化”,所谓“物化”,也就是物我合一,通行无阻,自由自在 。

    茶在不同的年代有不同的理解和认同,明清两代在普洱的高峰时期价比坚金,当时皇上及京中达官贵人喝的就是普洱当年的新茶,只不过从云南用马帮拉到北京城需要4-6个月,其时已是接近中秋佳节了。当下普洱茶越陈越香的影响力甚巨,我们这类回归传统,不仅越陈越香的老树茶,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让人们慢慢接受。我在殷老师的论文《中国画中的写生与写意》中提到“唐重色彩 、北宋重点、元人写意、明人戏墨”看来同样是笔墨在不同的年代也和茶一样有不同的身份和理解。

    我觉得自己只要坚持自己的路一直走下去就可以了,无需心怀天下,只需一杯好茶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亮瑜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011.04.19  

 

殷双喜: 1954年8月出生,中国江苏省泰县人。 1991 毕业于陕西省西安美术学院美术学系,获硕士学位。2002 毕业于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历史与理论系,获博士学位。 2003 东方既白:20世纪中国美术展览,巴黎,澳洲大洋洲博物馆。2004 想象中国:中国当代雕塑艺术展,巴黎,杜伊勒里皇家公园。

微信公众号

微信扫一扫体验

古道
客服
返回
顶部